身为领导,会重用说「不」的员工吗?
谁都不想摆烂,无论员工领导,都要勇敢说不。
当然了,“屁股决定脑袋”依然是很多人的特色:
来拍马屁的人,话说得到自己心里一句,对他提出的想法就会多打一分
这就是对自己决策的主观有效认定。但是这种不仅事情容易做得糟糕,实际上这类人在身边人的口碑或者人际关系,也不会很好。
尤其现在90后已经成为职场主力,你肯定在知乎看到过类似:如何管理90后……如何管理95后?这一批年轻人,最为关注两点:人性、创新。
- 在乎人性的合理与善意。
- 在乎事实的合理与批评。
而传统的中国式管理,越是级别低的管理者,越容易管理失当:
- 有些人仗着位高一级,吆三喝四、指手画脚,工作分配下来之后,坐等下属提交结果;
- 有些人在员工遇到困难或是任务无法按时按质完成时,除了教训,给不出一点实际性的建议和鼓励;
- 有些人,装模作样地围着员工在转,看似给员工帮了大忙,实际员工心里叫苦连天,暗骂着上司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。
……处处充斥着不合理性……如果决策就靠一张嘴,大多数管理者都会。
但是决策的有效性,才是优秀的表现。
虽然点进这个问题,你可能当前还不是领导,但是请保留直言不讳的精神,也请不要重蹈覆辙,让以后你的下属抱有这个困惑。
但咱也不是说,只要“说不的员工”,都要重用。
作为领导,需要区分有效决策。这点,不少公司,目前都践行的非常漂亮。他们的步骤很简单:
- 鼓励大家把想法都说出来
- 假定决策的有效与无效,去辨别最优决策
- 根据事件的要求,衡量决策是否符合事件的发展
- 选择判断出有效的决策
在区分的过程中,坚定了一个原则——所有的决策都要收集,包括有冲突的、反对的。
有一组最令我惊讶的数据:
这是来自于一家制造业公司,是维美德在上海的嘉定工厂,从最初定位的造纸机生产工厂,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维美德在中国地区的总部。
他们在有效决策上的重视程度,是领先大多数的——结合“精益改善”的管理理念,去鼓励大家每年提出4条以上的改进建议。
也基于这个想法,做了一个应用【CSS持续改善建议】,通过信息化来保证快速、闭环推进:
逐渐解决了员工不配合、流程不下沉、结果/想法不上达的问题,当然,也通过员工提出的各自建议,有的放矢的采纳,去改善经营:
最终才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。
所以——话说回来,想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,能够区分有效决策是基本,而决策要不要做,则是更大的考验。
而盲目寻求各种问题的原因,不如放空自己,装进新的认知,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