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应该裁员危机?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?
如何提前布局,更自如地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?看看裁员潮的扎心真相,或许能给年轻的职场人一些启示。
1. 裁员是有先兆的
遇到企业裁员的时候,你会说公司没有人情味,还是已经提前做好准备,具备随时离开的能力?很多人遇到裁员的时候,并没有提前做好准备,觉得裁员特别突然,上午还在安排工作,下午就得走人,离开公司就再也进不来了。
事实上,一家企业开始裁员,特别是大规模经济性裁员时,都是有先兆的,单独裁员个位数的不在这个范围内。
什么样的情况,是企业未来可能裁员的信号呢?
●不来新人了,部门有人离职了,也不招聘了,HC冻结了。
●业务没有增加,工作内容从离职的人身上,转移到自己身上,不再交接出去。
●越来越闲,没什么事情做,公司节奏也越来越慢了。
●年终奖减少了 ,团队旅游,部门活动经费减少了,福利取消了。
●公司所在行业,受到不断负面消息/政策影响,危及公司存亡。
……….
这些都是公司可能整体效益在降低的表现,特别是离职的人员,不再补缺的情况,这点其实HR是最清楚的。HR们一般提前半年前就知道裁员计划了,提前3个月左右开始细化裁员方案,周HC计划每周都在下调,离职的人也不再招聘。所以多和HR聊天,说不定就能提前得知一些情况。
居安思危,做个有价值的人
《幸存者》是美国很经典的一个真人秀电视节目,把一群人丢在荒岛上,通过各种手段来淘汰人,最后剩下一个人可以拿走100万美金。其中有一期,有一个人被大家同时表决留下来了,虽然大家都想赶走他,但是那个人是唯一会捕鱼的人,他是唯一能带回食物的人,于是大家只能先选择生存。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,穿泳裤去哪里都可以乘风破浪。
做有价值的人,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一个,才是真正的大神。职场是残酷的,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可有可无、无法为公司创造价值、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取代的人,是最容易被公司抛弃的人。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,你都应该考虑你创造的独特价值。如果你的价值真的是公司特别需要的,那么即使你人际关系一般,大家也会在危机期间对你很宽容。
你就会有非常多的选择,可以选择与公司共度难关,但可以要求老板给予一定未来承诺;也可以选择骑驴找马,甚至判断公司前景不妙后,另谋高就也可以。具体看自己的权衡与选择了。
2.开发技能套餐,成为π型人才
效率专家Lachel先生曾说:
“到了一个特定的高度,你所能够产生价值的,一定不是单纯某一项技能本身,而是围绕这项技能,以它为核心打包的一整套‘技能套餐’。”
这就像我们常说的“π型人才”,即至少具备两种以上专业技能,并且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。
年轻的职场人,可以选择深耕两个领域,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。这样更容易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也能拥有更多选择的资本。
π型人才的技能套餐,应当结合自己的工作、爱好、特长来定制。
我们可以审视自己已有的经验、资源、知识、能力,从工作业务的全局去考量。围绕自己的核心技能,寻求一个能够放大个人价值的第二技能。
你的技能套餐越多元,越容易匹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。
3.搞点副业,时刻准备Plan B
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创业风险还是比较高的。如果个人能力和经验不是非常出色,建议还是不要盲目创业。
不过,这不代表着混吃等死消极应对。工作不是特别忙的,个人精力充足的,可以抽出时间来搞点副业。微商、自媒体、网店都可以搞,甚至摆地摊,靠劳动赚钱,并不丢人!
这就要提到:ABZ 计划
ABZ计划是领英和 Paypal 的创始人里德·霍夫曼提出的。A 是指目前正在从事的主业,B 是指万一A 失败之后的替代方案,Z是我们最后的兜底方案。
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拿着和我们一样的工资,但生活却比我们滋润?因为他们除了每个月 5000 的工资外,还有其他的一二三四个副业收入。 也就是说,除了主业以外,我们还应该有 Plan B。它可以是我们持续精进的一个方向,比如一个可以赚钱的副业。
讲个副业转正的例子。有个朋友喜欢绘画,我还经常劝她好好学习,不要不务正业。不过她对画画是真的迷,到工作之后还一直在坚持。后来她就兼职画一些插画,每个月赚个四五千。去年,她的公司效益不好,工资少了很多。她就干脆辞职,专门在家画插画。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比之前主副业加起来还要多一半,而且时间自由了很多。
还有一个朋友,课外时间一直在学习舞蹈,大学毕业后也没断过。现在,她已经在一家舞蹈教育机构兼职,每个月的收益比主业还多。她还没有辞职,因为觉得目前这样的状态最好。
4.学会像CEO一样思考,跑赢未来
想要和时间对抗,就得站在未来看现在,站在组织视角看个体。
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大师拉姆·查兰说过:
“不是只有CEO才需要像企业家一样思考,你在公司的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应当看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。”
不妨让自己跳出日常职能“竖井思维”,不要只关注自己的业务单元和岗位职责,而要学会像CEO一样系统思考。你可以去深入市场,了解客户的需求,洞察行业的趋势,构建自己的战略视角。只有看到个人岗位在组织中的价值定位,理解业务全链条的逻辑,才能让自己进入“人手-人才-人物”的成长通道,跑赢时间,规避职业天花板的危机。
5.体面离开,别纠缠(这条希望你永远用不到)
万一万一你就在裁员名单里,我是说万一哈!特别需要强调的是,千万不要和HR纠缠,不要和同事撕逼。
很多人会和HR纠缠不休,生气,咒骂、哭诉,其实这是个误区——HR只是一个执行人,优化的要求来自战略,来自他的领导,优化的名单是业务老大出的,HR只是一个执行者。当年招人给你开高薪,也不是他们说了算,为什么开人是他们的错呢?
其实HR自己也非常痛苦,一个刚倒塌的教培行业的HR和我说,自己是刚刚和颜悦色的开完人,然后躲进卫生间哭一会儿,然后反复,最后心里知道,开完所有人,自己估计也会被裁掉。
但HR也是有自己权限的,比如:
- 你的赔偿是N还是N+1,可以谈
- 能否宽限1个月找工作,可以谈
- 离职后是否能保留自己的社保暂时不动,可以谈
- 能否有好的背景调查的支持?可以谈
可以和HR好好聊聊这些方面,一起争取更大空间。只要行业不倒,以后人家还要做类似的公司,遇到机会,还能想到你。
保留个好的HR关系,也是保留好的行业声誉。另外就是没必要和原来的团队撕破脸。
在一个变化时代里,组织的命可能还真的不如朋友伙伴的命长。为什么行业里都有各种新东方系、黑马系、南方系……因为大部分的好工作,都是通过老同事、朋友同行的网络找到的。
有一个好印象,召之即来来之能战,这种人谁都喜欢。为什么不留个美好的背影,以后江湖再见?保留个好的同事关系,也就是保留好的行业同盟。是给自己存钱。江湖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
最后,人生总会有难熬的日子,比如被裁员、中年危机,所以多花时间努力,少点焦虑和矫情。
愿大伙都能在裁员浪潮中安全上岸,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