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怎样完成数字化转型?
什么是数字化?
看到过一个例子很通俗易懂,分享给大家:
我们打车到达目的地之后,在买单的那一刻手机会跳出来让你选:车里是否有异味?司机是否绕路?
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跳出这一条?
其实是因为前面的乘客评价这车有异味,平台不确定这个评价真实与否,所以让后面的乘客确认一下。
什么叫算法?比如说每10个人,就有6个人是确定有异味的,那么后台就会给司机打一个标签。
这只是一个点,还有服务态度、车况等等。
出租车平台的人没有到每一辆车上去看这个车的现状,但是平台已经知道了每一辆车的情况。
这,就是数字化。
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把原来模拟的、手工的、人处理的,让计算机、IT系统去办,就是数字化。
什么是数字化转型?
同样用打车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:
最初的打车流程是这样的:
你在路边等车,司机开着空车找人,你向司机招手,司机停车,确认目的地和路线,到达目的地。
打车软件出现之后,流程变成了这样:
你不需要在路边等,只需允许手机获取定位,并填好要去的地点,司机即可在线接单。
司机目前在哪,离你多远,车型,车牌等信息都一目了然,静待车来,上车就走,连一句话都不用说。
后来又有了新玩法,叫顺风车:
上下班通勤的路上,通过APP找到几个顺路人一起拼车,可以分担点油钱。这种形式比直接打出租车要便宜得多。
总结一下,
把打车流程单纯的从线下搬到线上,这一动作的本质其实跟你在路边招手打车差不多,因此只能叫做信息化或者数字化转换,还不足以称之为“转型”。
而顺风车就完全不同了,车主不是职业出租车司机,并不以此为生,不能开着车四处寻找乘客。他们只能依附于数字化平台,发布自己的通勤轨迹,然后系统算法匹配到与之契合的路线,促成了这一单合作。这就叫“数字化转型”。
也就是说,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从“非数字化”到“数字化”的过程,而是着眼于解决业务问题,
最后区分几个概念:
1.数字化与信息化
你拿着文件要找老板签字,跑上跑下找不到人,一天结束了文件还没签下来。
后来这一流程优化了,通过企业数字化平台,你处理完文件后点击“提交”,文件就自动流转至老板的“待办”中,老板收到提醒立即查阅审核通过。
所以说,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固化下来,并自动做好记录,以降低员工工作难度,提高工作效率。
你觉得产品这个月卖得不错,请示老板下个月要不要多补一些库存,老板同意多补2万件,但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数据支撑。
后来你通过数字化平台把销量数字化,通过数据分析报表:A产品本月销售额相比其他产品高8%,相比上个月销售数量增长20%......老板根据报表,结合你的营销计划,定好了应该补2万库存。
由此可知,数字化是基于大量的运营数据(信息化系统记录的数据),对企业的运作逻辑(管理经验)进行数学建模、优化,反过来再指导企业日常运行的。
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
经常看到一些企业对外宣传说:我们通过实施了中台,通过更换了ERP进行了数字化转型,这个是非常不正确的。
实施个ERP不等于数字化转型,就好比造个发动机不等于造了一台汽车。
因此,简单的业务流程信息化,比如搞个办公自动化系统,并不能称之为数字化转型。一定要达到触及公司核心业务,引起架构更新,新建商业模式的级别,才可称为“数字化转型”。
但是没有发动机,你怎么样都造不了汽车。
也就是说,信息化一定是数字化的前提。如果没有做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,数字化无从谈起。